总领馆建议身处危险区域的中国公民选择安全地点暂避,待情况稳定后尽快离开
发布时间:2025-10-29 20:42 浏览量:20
直升机在阿莱芒社区上空盘旋,装甲车碾过狭窄的巷道。
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被震耳欲聋的枪声惊醒。巴西警方对“红色司令部”集团发起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清剿行动。燃烧的街垒冒出浓烟,无人机在空中投下炸弹,这不再是好莱坞电影场景,而是里约街头真实的警匪交战。
(图1)
当硝烟散尽,警方宣布击毙至少56名嫌疑人,逮捕81人,而4名警员也在行动中殉职(图1)。里约热内卢州长克劳迪奥·卡斯特罗坚称“不会退缩”,将坚定不移地打击他口中的“毒品恐怖主义”。这场行动成为该州历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单日警匪冲突。
里约警方透露,匪徒使用了包括无人机投弹在内的多种新型战术。警方缴获了31支步枪、2支手枪和9辆摩托车,逮捕了两名“红色司令部”的地区头目。这个盘踞在阿莱芒和佩尼亚社区的贩毒集团,长期控制着当地的毒品交易和非法武器流通,对巴西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迅速发布紧急安全提醒,将风险级别提升至2级,呼吁中国公民避免前往相关区域。提醒指出,激烈的冲突导致市内多条主干道瘫痪,部分公共交通线路被迫临时变更。总领馆建议身处危险区域的中国公民选择安全地点暂避,待情况稳定后尽快离开。
在距离交火区域仅一条街的教室里,14岁的米雷拉正学习戏剧。面对采访,她淡定地谈论着时常因枪战而缺课的困扰。
对她而言,警匪交火不再是令人震惊的突发事件,而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部分。这种超越年龄的冷静,折射出里约贫民窟居民长期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无奈。
(图2)
这并非里约警方近期的唯一行动。
就在三个月前,阿莱芒贫民社区的一次剿匪行动就造成18人死亡,其中包括16名嫌疑人、1名警察和1名路过的妇女。当时警方出动了400名警员、4架直升机和10辆装甲车。警方负责人坦言:“我们没有想到抓捕了嫌疑人后(图2),他们会对警方反击,因此我们只有还击。”
巴西弗卢米嫩塞联邦大学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令人震惊的数字:2007至2021年间,里约州警方共展开17929次行动,其中593次出现大量人员死亡,总死亡人数达到2374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巴西社会治安持续恶化的严峻现实。
与此同时,巴西社会正面临另一个棘手问题——枪支泛滥。巴西公共安全论坛和联邦警察局6月28日发布的《公共安全年鉴》显示,在博索纳罗政府执政期间,巴西拥有持枪许可证的人数增长了474%,从2018年的11.75万人激增至目前的67.38万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军队登记的猎枪、狙击步枪和收藏用枪支数量。根据巴西智库伊加拉佩研究所和非政府组织“我是和平”研究所的数据,这类枪支已达到100万零6725支,比2018年增加了187%。博索纳罗总统自2019年执政以来,签署了约30项法令放宽对拥有和携带武器弹药的要求,履行其选举承诺。
(图3)
枪支管控的研究人员发出警告,流通中的武器和弹药数量正呈现“泛滥之势”(图3),其中还包括杀伤力较高的武器。“我是和平”研究员卡洛琳娜·里卡多指出:“今天在巴西一名射击运动员可以购买60支枪械,但事实上就是一名奥运射击冠军也不需要60支枪。”
枪支泛滥的直接后果是暴力事件的增加。2019到2021年间,巴西购买的枪支数量增长约3倍。仅2021年1至11月,有记录的枪支购买量即达到19万支,为近13年来最多。购买理由大部分都是人身防卫。
然而,非法枪支的来源更令人忧虑。“我是和平”的报告显示,在从犯罪分子手中缴获的武器中,至少30%是来源合法的武器。圣保罗州每天平均有9件枪支被偷或被抢,这些武器大部分在24小时后就开始被犯罪分子使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巴西政府需要在打击犯罪和枪支管控之间找到平衡。专家建议,政府必须重建控枪政策,保证所有人的人身安全,而不是建立在“个人防卫”的逻辑之上。同时,应召回那些与控制枪支弹药法律不符的条款,加强对走私枪支弹药者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