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16 22:25 浏览量:15
10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双甲子上下求索,百廿载弦歌不辍。10月16日的中国农业大学,金风送爽,草木葳蕤,旌旗欢腾,喜盈校园。上午10时,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学校奥运馆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支持中国农大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线上线下,共同见证中国农业大学百廿荣光。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青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谢经荣,天津市副市长王宝雨,天津市政协副主席齐成喜,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马传喜,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黄思光,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邬小撑,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重庆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卡洛琳等出席大会。
孙鸿烈、匡廷云、戴景瑞、孟安明、朱健康、康绍忠、黄路生、康乐、李德发、沈建忠、宋宝安、张福锁、邹学校、任发政、姚斌、谯仕彦、周卫、方真、高绍荣、康相涛、阮榕生等院士出席大会。
学校党委书记钟登华主持大会,校长孙其信作学校发展情况报告。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
徐青森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并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的亲切关怀,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国农大办学治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代表教育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希望学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会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创新,树立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自强卓越典范;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农业科教国际合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于英杰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中国农业大学表示祝贺。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重要回信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希望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把以重要回信精神指引学校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和关怀厚爱转化为服务国家人民和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着力培根铸魂,以更高站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创新,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突出引领支撑,以更实举措服务首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他表示,北京市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祝愿学校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进征程中,在推进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钟登华指出,自中国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内涵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国农大的亲切关怀,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站在建校12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农业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深厚红色基因和优良办学传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实的步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其信以《躬耕双甲 强国兴农》为题作学校发展情况报告。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农业大学的亲切关怀,令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农大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危难时刻,成长于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时期,壮大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学校120年的传承发展,既铸就了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典范,更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人才强校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路径,不断开拓创新是学校发展进步的最大动力,农大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强大支撑。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像农民一样思考,像农民一样干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学校更大力量。
国内高校代表,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在致辞中代表清华大学向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友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农大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120年来,农大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农大与清华渊源深厚、血脉相连,有着亲密的棠棣之情。两所学校志同道合、精神相通,爱国是两校共同的理想追求,求实是两校师生相似的文化气质,创新是两校的固有基因。清华与农大在人才培养上并肩同行,在科研攻关中通力合作,在服务社会时同频共振。面向未来,清华大学愿与兄弟高校一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外高校代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卡洛琳在致辞中回顾了两校合作的历史,并表示中国农大是农业科研与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国际学术界的灵感源泉,也是推动中国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农业大学是瓦赫宁根大学珍视的长期合作伙伴,数十年来,双方始终怀揣着共同的目标,坚定地致力于推动农业知识传播与可持续发展。期待两校持续深化合作,在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塑造全球农业和食品体系的未来等方面继续携手并进。
校友代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在农大的求学时光,并表示“一朝农大人、终生农大情”,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刻下了农大人特有的烙印,毕业40多年来,从未离开过农业科学领域,始终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对学校充满着感激和眷恋之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对于国家和母校的责任。今天,中国农大肩负着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相信学校一定能不辱使命,为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培养出更多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新型人才。120年的农大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深深影响感召着一代代农大人,每一位农大人应当坚守责任和使命担当,以优异成绩为母校增添新的荣光。
教师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动情讲述了自己在农大43年的求学与从教经历,深刻体会到“创新”“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等农大人的精神品格。他表示,中国农大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不仅体现在“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中,更体现在120年来数代农大人忧国忧民,扎根大地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伟大实践中。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从百廿传统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让创新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扎根大地、科学为民,在解决三农发展真问题的实践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中,贡献农大智慧,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学生代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浩在发言中表示,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母校培育之恩,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农业强国的壮丽蓝图,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书写农大学子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大会现场,120位青年师生代表献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请党放心,强农有我”的青春誓言,汇聚成青年一代矢志报国、不负人民的时代担当。
在校歌《金色的希望》的旋律中,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结束。
中央和国家部委,北京市相关区、委办局,相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140余所海内外高校领导,65所中学校领导,国际特邀嘉宾和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学校老领导、现任领导、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捐赠人代表、全球各地校友代表、在校师生代表参加大会。
会前,108岁高龄的校友宋平同志,以及各地校友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120周年校庆的祝贺,在大会开场前举行了全球校友校旗传递回母校迎接仪式。
此外,学校还收到了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各界领导、友人发来的236封贺信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