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意入队、奥芊退出、盈莹缺阵:女排备战必须打破 “依赖” 困局
发布时间:2025-07-27 18:56 浏览量:1
7月26日,中国女排 25 人团队抵达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即将开始封闭式集训。8 月 22 日的泰国世锦赛近在眼前,漳州湿热的气候与曼谷的赛场环境高度契合,这份 “主场式” 的备战选择,倒是当下最适合女排的训练佳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网友爆料,副攻线的高意与近日已到达漳州与队伍集合,这无疑是近期最令人振奋的消息。笔者始终认为,一支强队的副攻线不能只有 “站桩式” 拦网,更需要兼具速度与技巧的立体进攻,而高意的背飞正是当下国家队最稀缺的武器。她的回归不仅能让王媛媛回到更熟悉的小副攻位置,形成 “一高一快” 的互补,更能在与二传的磨合中激活副攻线的身前身后进攻。但必须清醒的是,即便如此,我们的副攻与意大利的达内西、巴西的卡洛琳等世界级选手相比,在力量与经验上仍有明显差距。世锦赛上若想突破强敌封锁,副攻线必须拿出超水平发挥,这需要集训期间每一次配合都精准到毫秒。
而人员变动中最具争议的是,世联赛表现优秀的王奥芊离开了队伍,而表现平平的万梓玥却留在球队。笔者并非否定万梓玥的潜力,但从近期表现看,她的身体素质与比赛状态显然未达预期;反观王奥芊,作为小副攻中进步最快的新星,在关键分的处理上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冷静。将其送往 U21 国青队固然是培养,但在一队急需新鲜血液的当下,这样的选择难免让人惋惜。或许教练组有更长远的考量,但竞技体育的窗口期转瞬即逝,如何平衡 “即战力” 与 “未来储备”,始终是一道难题。
李盈莹的伤病则像一块突然压在主攻线的巨石。笔者此前便担忧过她的体能负荷 —— 作为球队的得分核心,她在攻防两端的消耗早已超出正常范围。如今 “只能走路、接一传” 的状况,不仅意味着世锦赛主攻线将更多依赖吴梦洁、王云蕗等人,更暴露了队伍 “核心依赖症” 的隐患。吴梦洁的冲击力虽强,但稳定性仍需打磨;王云蕗的保障能力尚可,进攻端却难有爆破力。一旦主攻线被对手重点盯防,球队的得分链很可能出现断裂。
相较于副攻的 “小补” 与主攻的 “隐忧”,接应位置的困境已到了必须直面的时刻。龚翔宇的保障能力仍是国内顶尖,但当她的进攻威胁持续下滑,对手的拦网策略变得愈发简单:只需死盯四号位,便能掐断中国队的大半火力。更令人无奈的是,即便如此,龚翔宇的进攻效率仍高于其他国内接应,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整个接应梯队建设的困境。
笔者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培养年轻接应不能等 “准备好了” 再上。对阵弱队时让龚翔宇轮休,给陈佩妍、缪伊雯等小将充分的试错空间,哪怕初期效果不佳,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世锦赛或许不是练兵的最佳时机,但若此刻不放手锻炼,2028 年洛杉矶奥运恐怕仍是 “主攻独舞” 的困局。对手早已看透我们的底牌,当意大利用埃格努、巴西用基西在接应位置撕开防线时,我们不能只靠主攻手一次次冲击铜墙铁壁。
坦率的讲,真正能决定中国女排上限的,或许不是眼下的阵容拼凑,而是能否下定决心打破 “路径依赖”: 让副攻的进攻活起来,让接应的火力提起来,让年轻的力量敢起来。只有这样,中国女排才能在泰国的赛场上,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